1960年代中期,中共空軍參考了越戰與以阿「六日戰爭」的經驗,像是MiG-17、MiG-19在空戰中數次以機砲擊落配備中、短程空對空飛彈的F-4戰機,在文革的背景下,中共中央高層腦洞大開突發奇想,認為應該設計一款「適應人民戰爭需要、實現廣泛、分散的空中游擊戰」的輕型戰鬥機,殲-12計劃於焉誕生。
當時由於中蘇交惡,面對蘇聯百萬大軍壓境的壓力,中共空軍對殲-12的作戰理念設定成:在開戰時以機海戰術衝向並攻擊敵軍戰機,同時可利用公路進行起降,且易於疏散隱藏,甚至是只有起飛的單程自殺性攻擊,犧牲大量戰鬥機以換取政府中樞南撤的時間與機會。
在1968年的825會議上,中共軍方下達指令給南昌飛機製造公司,要求其研製一款維護簡單、造價低廉、機動性能良好、短場起降的「小殲」戰鬥機。1969年3月,殲-12正式立項,由總設計師陸孝彭帶領作業團隊進行研製。當時殲-12的要求重點是「輕、靈、短、快」,也就是飛機重量輕、機動性好、具備短場起降能力及高速飛行,但以中共當時的研製技術來看根本不可能達成目標性能,於是設計團隊把想法動到了機體結構上—減輕重量。
既然要減輕重量,就必須從材料與機體結構方面下手,除了縮小機身尺寸外,研發團隊還大膽使用了整體油箱(integral fuel tanks)、蜂巢結構與鈦合金的設計,並首次採用了前緣襟翼與鋁合金起落架、一體式前風擋的設計,這在當時全數裝備蘇聯製飛機的解放軍空軍來說是很突破的創新。在研發團隊的努力下,硬是將殲-12機體空重壓在了3.1噸,最大起飛重量為5.2噸,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架噴射超音速戰機比殲-12還輕。(編按:這設計想法好像零戰...)
殲-12三視圖。Photo/Google
動力來源方面,殲-12選用的是一具為其研製的渦噴-6乙引擎,這款引擎最初是仿製蘇聯Pд-9Б引擎,主要裝配在殲-6、強-5兩型機。但當時中共製造引擎的技術仍不成熟,上個型號的渦噴-6甲甚至因為工廠擅自修改部分構造,導致裝配上飛機的引擎大批故障,造成多起飛安意外,但在手裡無其他更好選擇的情況下只能選用這款引擎。
歷時一年多的設計製造過程後,1970年12月26日,首架殲-12原型機首飛成功。殲-12首批共製造3架原型機,但研製團隊在試飛過程中發現飛機超音速時產生的問題,因此又花了5年時間重新在氣動力外型上設計,這次改進在外觀上可見的部分在於將進氣口改為MiG-21的進氣錐樣式,改進後的原型機在1975年7月1日首飛成功。期間殲-12曾於1973年在中共元帥葉劍英前飛行展示,當時葉看到其靈活的轉彎性能與僅需500公尺跑道的短場起降能力稱讚其為「空中李向陽」,而這個讚譽也順勢成為殲-12的暱稱,也讓殲-12聲名大噪。
截至1977年1月為止,殲-12總共試飛了135架次,基本上達到了設計要求,從試飛數據顯示,殲-12的爬升率達到了180公尺/秒,比同時期中華民國空軍裝備的F-5E還快!可見設計團隊將其大幅「減重」的成果。殲-12最大速度是1.5馬赫,而巡航速度為0.95馬赫。
但畢竟殲-12的設計思想非常獨特,正所謂「理想很豐滿,現實很骨感」,其機身尺寸非常的小,長度僅有10.3公尺,機頭進氣的設計使其無法裝配雷達與較好的火控系統,讓殲-12並不具備夜戰能力,而為純日間戰鬥機。且以當時中共空軍戰管指揮能力不發達的狀況來看,殲-12升空只會變成活靶。
減輕機身重量導致的致命缺點也同時表露無遺,殲-12的武裝只有30mm、23mm機砲各一門(備彈80、120發)及兩枚PL-2短程空對空飛彈,這種火力甚至比MiG-19/殲-6還慘。也因為僅有一具引擎且製造技術不佳而呈現推力不足的情況。由於機身小、油量少,導致殲-12航程也僅有688公里,這樣的戰機根本無法適應未來空戰環境。
改進型殲-12戰鬥機,機頭裝有小型雷達。Photo/Google
所幸中共空軍高層還是有腦袋清醒的人,始終沒有批准殲-12的量產計劃,因此殲-12總共在生產6架試飛原型機及1架靜力試驗機後停產,雖然設計團隊仍然持續研究,但還是沒有引起中共空軍的興趣。最終殲-12計劃在1978年因調整裝備體制而正式結束,並從裝備體制中除名。
總結而言,中共在政治動盪的文革時期能造就這樣一架全部自行設計、製造的戰機是難能可貴的事,尤其是各方面新技術與結構製材在當時都是大膽的嘗試。但畢竟殲-12的構想與世界上其他國家戰機的高性能、先進雷達、武裝的設計主流趨勢背道而馳,例如比殲-12早5天首飛的美國格魯曼公司F-14「雄貓」。基於以上種種原因,使得這架設計上先天不良的戰機最終無法服役。目前殲-12五架原型機分別保存在:南昌飛機公司2架、南京航空航天大學1架以及北京航空博物館2架。
陳展於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館的殲-12戰鬥機。Photo/wiki
Comments